如何從癌症中復原?

癌症不只是身體的挑戰,更是心理的考驗。本文從香港角度出發,
介紹癌友如何透過正向心態、社會支持與運動等方式,逐步走出挫折,重建生命力量。


免費癌症支援服務

香港癌症支援網為您提供全方位、免費的癌症資訊與專業協助,
確保每一位患者與家人都不必獨自面對挑戰。

癌症對許多人來說是一個巨大的生命轉折點,因為它象徵著死亡風險與家庭痛苦。雖然現今醫學在香港已有顯著進步,癌症存活率提升,但心理上的創傷與壓力,仍然是癌症病友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復原力(Resilience)是指一個人面對困境時能重新振作的能力。科學研究指出,復原力並非天生,而是可以透過後天培養與訓練而增強。對於癌症病友而言,培養復原力能幫助他們走出恐懼與焦慮,重建生活品質。

以下提供十個科學建議,幫助癌友逐步從挫折中走出來:

1. 保持正向的人生觀

雖然癌症診斷會帶來不安,但逐步接受現實、透過正念練習與家人支持,能讓心境逐漸穩定。

2. 從壓力或創傷中尋找意義:

將罹癌經驗視為生命成長的一部分,重新建構事件,賦予它新的價值。

3. 建立核心信仰:

不論是信念或人生原則,都能在困境中成為強大的支柱。

4. 找榜樣學習:

觀察並學習其他癌友如何積極面對挑戰,能激發新的力量。

5. 面對恐懼而非逃避:

正視恐懼能避免焦慮惡化,並逐步建立心理韌性。

6. 建立社會支持網絡:

香港有不少癌症病友組織與支援團體,透過分享與陪伴,能顯著提升心理健康與免疫力。

7. 學習新事物:

持續挑戰大腦,培養興趣或技能,能增強自我價值感。

8. 規律運動:

運動能降低壓力、提升免疫力,並幫助癌友在治療與復原過程中維持活力。

9. 活在當下:

避免沉溺於過去或焦慮未來,專注於當下能帶來更好的心理穩定。

10. 肯定自我並幫助他人:

發揮自己的長處,並透過幫助他人來重建自我價值與生命意義。

總結

癌症復原並不僅是醫療上的康復,更包含心理與社會支持的力量。透過正向思維、規律生活與支持網絡,癌友能在香港社會中逐步重拾希望與健康。

立即聯絡我們的專業團隊

參考資料

  • Southwick, S. M., & Charney, D. S. (2018). Resilience: The Science of Mastering Life’s Greatest Challeng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2023). Coping with Cancer in Everyday Life. https://www.cancer.org/
  • Wu, G., Feder, A., Cohen, H., et al. (2013). Understanding resilience. Frontiers in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7, 10. https://doi.org/10.3389/fnbeh.2013.00010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