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味覺變得陌生:癌症治療後的味覺改變

86% 癌症患者在治療後出現味覺異常,本篇文章提供實用飲食調整與補充策略,幫助重拾食慾與美味


免費癌症支援服務

香港癌症支援網為您提供全方位、免費的癌症資訊與專業協助,
確保每一位患者與家人都不必獨自面對挑戰。

癌症治療,特別是使用 docetaxel、carboplatin、anthracycline、paclitaxel 或 vinorelbine 等化療藥物,或接受頭頸部放射治療,約 86% 患者會經歷味覺改變,包含金屬味、苦味、喪失味覺甚至完全無味,可能持續數週至數月SpringerLink。這通常是因為治療破壞快速生長的味覺上皮細胞與唾液腺功能下降所致WikipediaAmerican Cancer Society

改變味覺會嚴重影響食慾與營養攝取,是營養不良及生活品質下降的重要因素。

為何治療過後食物變味?

主動調整飲食:讓味道重新有「感」

  1. 強化酸甜風味 – 若甜味、酸味感受降低,可加入糖、檸檬、醋、番茄醬、百香果等調味,避免苦味重的食材例如苦瓜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

  2. 利用強香料與天然提味食材 – 加薑、洋蔥、香菇、九層塔、味噌、昆布等,提升香氣並掩蓋不愉快滋味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1

  3. 預醃與改變烹調法 – 用果汁或酒醃肉,降低腥味並提升口感層次

  4. 避免金屬容器 – 改用陶瓷、玻璃或塑料碗盤,減少金屬味的殘留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

  5. 調整食物溫度 – 室溫或微冰的食物較易入口,也較少刺激味覺

  6. 多喝滋補高湯、菇類與綠色蔬菜 – 有助於免疫、生理功能,也能自然提升風味

以下策略能有效重建美味與食慾:

補充策略:從鋅到神秘果的可能幫助

  • 鋅補充:鋅是維持味覺再生的重要微量元素;一些研究指出,服用 25–100 mg/天的鋅補充劑在存在鋅缺乏的情況下,可改善味覺功能,但證據品質有限Wikipedia

  • 神秘果(Miracle Fruit/mi raculin):其所含的 miraculin 蛋白能把酸味轉為「甜味」,短期內提升味覺體驗與食慾,其中小型試驗顯示癌症患者進食後的飲食變得更愉悅與可口WIRED+4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4Cancer.gov+4。目前還在進行臨床三期試驗評估其在放療患者中的應用價值UCSF Clinical TrialsICHGCP

整合飲食與補充策略,重啟味覺體驗

提升味覺敏感度 增加酸甜味、使用香料、調整盞具與食材溫度
改善食慾與食物質地 多喝高湯、菇類、蔬菜,改善口感
補充微量營養 補鋅、試用神秘果 (前提醫師同意)
減少味覺不悅 避免使用金屬器皿、避免苦澀食材

策略執行建議與耐心期待

  1. 先由飲食調整著手:這是最安全、最務實的起點

  2. 若症狀持續,可評估鋅補充:需確認是否有缺鋅,再討論使用

  3. 神秘果可視為短期輔助工具:需在醫師同意下試用

  4. 保持定期營養評估:以免味覺問題導致營養不足

  5. 要有耐心:味覺恢復通常在治療後 1–3 個月逐步改善American Cancer Society

結語

味覺變化是癌症治療後常被忽視的困擾,但實可以透過多管齊下的策略兼顧安全與成效。從強化食物風味、自我管理到適度補充,再到創新使用神秘果,每一步都是讓味覺與食慾逐步回溫的關鍵。希望這份香港病人視角的整合對策,能協助您重拾飲食的喜悅。

立即聯絡我們的專業團隊

參考文獻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