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肝癌中的循環腫瘤細胞(CTC) — 臨床證據與病人啟發
為肝癌病友提供早期預警、療效監測與復發風險評估的可操作訊號
在這個科技快速進步的時代,癌症的檢測與治療方式不斷被更新。對於肝癌病人而言,能否早期發現、準確評估病情,決定了治療成敗與生命長短。傳統的檢測方式,如超聲波、AFP 指數和造影檢測,雖然被廣泛應用,但依然存在明顯的限制。這也正是科學家持續努力,研發新一代血液檢測技術的原因。其中,「循環腫瘤細胞(CTC)」作為液體活檢的重要工具,正在逐步改變我們對肝癌的認知與管理。
(Wang & Zhang, 2020)
為什麼需要新的血液檢測?
對病人而言,最大的擔憂莫過於「是否能及早被發現」。然而,現有的檢測並不完美。以超聲波為例,它對早期肝癌的敏感度僅約 45%,這意味著超過一半的病人可能在早期就被忽略。AFP 指數雖然常用,但靈敏度不足,即使在晚期肝癌,也有 41.5% 的病人檢測結果是陰性。這些數據清楚表明,傳統方法難以滿足臨床需求。
因此,科學家提出新的解決思路:透過血液中的生物標誌物,包括 CTC、循環腫瘤 DNA(ctDNA)與循環腫瘤 mRNA,提供更靈敏、更全面的病情資訊,配合傳統檢測,提升早期診斷與治療效果。(Hsu, Liu, & Huang, 2024)
液體活檢技術目前在肝癌研究中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 第一是循環腫瘤細胞(CTC),它是真實存在於血液中的癌細胞,帶有腫瘤的遺傳與表型特徵,能夠直接反映腫瘤生物學特性。
- 第二是循環腫瘤 DNA(ctDNA),它是腫瘤細胞死亡或裂解後釋放到血液中的 DNA 片段,可以透過基因檢測了解突變狀態。
- 第三是循環腫瘤 mRNA,它能揭示腫瘤細胞的基因表現動態,提供對腫瘤活性的即時監測。
這三種方式互相補充,而本文將聚焦在 CTC,因為它不僅能檢測腫瘤細胞的存在,更能提供功能性資訊,幫助病人預測病程。(Wang et al., 2020)
肝癌液體活檢的三大方向
循環腫瘤細胞的原理:為什麼能在血液中找到肝癌細胞?
當正常肝細胞轉變為癌細胞時,它們的表面會產生不同於健康細胞的特殊蛋白。其中之一是「上皮細胞黏附分子」(EpCAM)。這種蛋白的出現,讓我們能利用標記與染色技術,從血液樣本中捕捉到 CTC。
研究顯示,帶有 EpCAM 的肝癌細胞往往具備更強的生長與侵襲能力。科學家甚至從一位 57 歲乙型肝炎相關肝癌病人身上分離出 EpCAM 高表現的細胞,注射到小鼠體內後發現,這些細胞能長出更大的腫瘤。這不僅證明了 CTC 的惡性潛力,也說明了血液檢測的科學依據。
臨床資料進一步指出,若肝癌腫瘤擁有更多 EpCAM 高表現的細胞,病人的存活率更低,治療反應也更差。這讓 CTC 不僅是一個檢測工具,更是重要的預後指標。(Zhang et al., 2021)
CTC 真的能長成新的腫瘤嗎?
有人質疑,癌細胞進入血液後很快就會死亡,因此 CTC 沒有臨床意義。但動物實驗提供了直接證據。科學家從肝癌病人身上抽取 30 毫升血液,分離其中的 CTC,僅需 200 顆 CTC 注射進小鼠,就能形成新的腫瘤。更重要的是,帶有高水平 EpCAM 的 CTC 形成的腫瘤更大,惡性程度更高。
這實驗清楚證明,CTC 並非都是「無害的殘骸」,而是具有真正的增殖能力,部分甚至能成為新腫瘤的種子,推動癌症轉移與復發。(Marrinucci et al., 2012)
不同人群中的 CTC 分佈
研究比較了不同人群的血液 CTC 分佈:
- 在健康人與肝硬化病人中,大部分情況下檢測不到 CTC,即使偶爾存在,數量通常少於 5 顆。
- 在早期肝癌病人中,75% 至 83.6% 的患者能檢測到 CTC。
- 在晚期肝癌病人中,比例更高,達到 96.2% 至 96.5%。
- 這說明 CTC 的檢測靈敏度隨病程進展而提升,也凸顯其在早期診斷與分期中的臨床價值。(Zhu et al., 2020)
循環腫瘤細胞的臨床應用:預測預後與治療反應
1. 預測總體存活與復發
一項針對 78 位肝癌病人的研究顯示,如果腫瘤已經侵犯血管,則 CTC 大多呈陽性。這些病人的平均總生存期僅約 460 天,而沒有檢測到 CTC 的病人平均可存活 746 天。另一項整合 20 個臨床研究、涵蓋 1466 位病人的分析也證實,有 CTC 的病人死亡風險是無 CTC 病人的 2.3 倍,復發風險更是高出 3 倍。(Chen et al., 2021)
2. 手術切除
手術後的 CTC 動態變化對病人預後有重要意義。一項涵蓋 139 位肝癌病人的研究顯示,如果手術後 CTC 數量不降反升,病人往往在 16.8 個月內就會復發。這說明即使手術成功切除腫瘤,若血液中仍有活躍 CTC,仍存在高度復發風險。(Sun et al., 2020)
3. 肝臟移植
在一項針對 193 位病人的研究中,發現移植前後 CTC 都呈陰性的病人復發率僅 6.7%。相反,若手術前後 CTC 都持續陽性,復發風險高達 50%。更有案例顯示,CTC 數量的上升能比 AFP 和造影檢測提前 7 個月預警復發。(Xu et al., 2021)
4. 消融治療
消融治療透過熱能破壞腫瘤組織,但研究發現,CTC 陽性的病人復發風險比陰性者高出 2.5 倍。這意味著 CTC 可作為消融後監測的重要輔助工具。(Liu et al., 2019)
5. 放射治療
與大學合作的研究證明,透過比較放療前後的 CTC 數量,能更靈敏地反映治療效果,其準確度甚至高於 AFP。這讓 CTC 成為一種即時監控放療反應的理想方式。(Zhang et al., 2022)
6. 經動脈化療栓塞(TACE)
針對 89 位病人的臨床研究發現,CTC 高水平病人惡化風險比低水平病人高出 3.7 倍。這強調了在 TACE 治療中,CTC 可作為判斷療效與預後的重要參數。(Chen et al., 2021)
結論:病人的啟發與未來展望
對病人而言,循環腫瘤細胞檢測最大的價值在於它能補足傳統檢測的不足。它不僅能幫助我們更早發現復發與轉移風險,還能動態監控治療反應,甚至比影像與 AFP 更早發出警訊。
雖然 CTC 技術仍有挑戰,例如檢測方法需要更高靈敏度與特異性,但它已經展現出強大的臨床潛力。未來,當 CTC 檢測與基因分析結合時,病人將能獲得更個體化、更精準的治療策略。
對病人來說,理解這些新技術不僅能帶來希望,也能幫助與醫師進行更有深度的討論,為自己的健康做出更明智的決策。(Hsu, Liu, & Huang, 2024)

立即聯絡我們的專業團隊
參考資料
- Chen, J., et al. (2021).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Hepatology, 74(3), 533–545.
- Hsu, W., Liu, C., & Huang, Y. (2024). Liquid biopsy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linical application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Cancers, 16(2), 312.
- Liu, X., et al. (2019).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as prognostic and predictive markers for recurrence afte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Oncotarget, 10(12), 1124–1133.
- Marrinucci, D., et al. (2012). Case study of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18(20), 5751–5759.
- Sun, Y., et al. (2020).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in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undergoing surgical resection. 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 27(2), 736–744.
- Wang, S., & Zhang, J. (2020). Advances in early detec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From ultrasound to liquid biopsy. Hepatology International, 14(6), 771–783.
- Xu, W., et al. (2021).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and recurrence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atients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Liver Transplantation, 27(4), 575–586.
- Zhang, L., et al. (2021). EpCAM expression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linical relevance and implications for circulating tumor cell detection. Theranostics, 11(10), 4833–4846.
- Zhang, Y., et al. (2022). Monitoring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for response assessment in radiotherapy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Frontiers in Oncology, 12, 845312.
- Zhu, X., et al. (2020). Detec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ancer Letters, 475,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