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食少食治百病》—— 森下敬一博士的長壽與自癒之道
《讀懂癌症》是一個專門解讀權威癌症與養生書籍的頻道,
帶領觀眾深入探索「癌症與炎症的奧秘」。
《讀懂癌症》是一個專門解讀權威癌症與養生書籍的頻道,帶領觀眾深入探索「癌症與炎我們以專業、嚴謹而同時淺顯易懂的方式,
解讀來自醫學權威著作 📖 與最新科研成果 🔬 的寶貴知識,
期望讓每一位關心健康的人,都能以理性與科學的角度,理解身體、預防疾病、守護生命。
本集節目,我們將帶大家閱讀一本極具啟發性的健康著作 —— 《斷食少食治百病》—— 森下敬一博士的長壽與自癒之道
按此觀看頻道影片
《讀懂癌症》
《斷食少食治百病》—— 森下敬一博士的長壽與自癒之道
🎙️ 《讀懂癌症》|健康觀念新啟發
在現代社會,「營養均衡、三餐定時、攝取足夠營養」幾乎成為健康生活的標準信條。然而,日本東京大學名譽教授、自然醫學權威 森下敬一博士,在其著作《斷食少食治百病》中提出了一個顛覆性的觀點:「少食,甚至斷食,反而能治病延壽。」
這種主張聽起來或許令人難以置信——不進食怎麼可能有益健康?難道不會令身體虛弱嗎?但森下博士透過長年臨床研究與觀察指出,當人體減少進食時,反而能喚醒潛藏的自我修復能力,使身體進入真正的再生狀態。
森下博士認為,現代人普遍「吃得太多」。三餐之外,還有零食、甜品、宵夜與含糖飲料;進食往往不是出於飢餓,而是因為習慣或情緒所致。長期的過量飲食會導致三大問題:
腸胃過勞 —— 消化系統長時間不停工作,最終導致功能退化;
營養過剩 —— 多餘的糖分與脂肪累積成肥胖與三高;
修復力下降 —— 身體的能量被消化佔據,無法專注於細胞修復與疾病防禦。
相反,少食能讓身體負擔減輕、啟動自癒系統。
森下博士指出,世界上著名的長壽地區——如日本沖繩、高加索山區——其居民普遍飲食清淡、攝取量低,但身體強健、精神愉快、少病長壽。這些現象印證了「節制飲食乃健康之本」的道理。
一、現代人最大的健康隱患:過度飲食
二、斷食的奧秘:給身體一次徹底的「大掃除」
斷食並非現代流行的新概念,而是一種跨越文化與宗教的古老智慧。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皆有齋戒或禁食的傳統。從醫學角度而言,斷食能讓身體獲得真正的休息與淨化。
當人停止進食 24 至 48 小時,身體會進入「深層維修模式」:
腸胃休養:消化系統暫停運作,如同機器進行保養;
燃燒脂肪:身體開始分解多餘脂肪以供能;
排毒淨化:毒素經由尿液、汗液及腸道排出;
免疫提升:免疫系統得以集中對抗病原。
書中以一個形象的比喻指出:「斷食就像為身體進行一次大掃除,把長年堆積的垃圾徹底清理。」
現代研究亦證實,斷食可抑制癌細胞增生。因癌細胞需大量營養供應,當身體處於斷食狀態,營養受限,癌細胞便失去生長條件。
三、現代科學的支持與證據
不少人或許質疑,少食、斷食的理論是否缺乏科學依據?事實上,現代醫學已提供多項研究成果支持這一觀點:
動物實驗:日本學者發現,限制飲食的實驗鼠平均壽命比正常進食者延長 30–40%。
基因層面: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研究指出,少食能影響「長壽基因」的表達,延緩衰老過程。
臨床觀察:德國醫學團隊發現,斷食治療能改善高血壓、高膽固醇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指標。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細胞自噬作用(Autophagy)」的發現。2016 年,東京工業大學大隅良典教授因揭示細胞自噬機制而獲得諾貝爾醫學獎。自噬是指細胞主動分解老化或受損部分,進行再利用,以維持健康。而斷食正是啟動自噬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換言之,當人進行斷食時,身體正執行一場「細胞層面的保養工程」。
四、身心雙修:少食與心靈的淨化
森下博士進一步指出,少食與斷食不僅影響身體,更能影響精神狀態。
在進入少食或斷食狀態時,大腦反而更加清明,思考力與專注力提升,因為能量不再被消化系統佔用,而能集中於思維與感知。
許多宗教修行者與哲學家都透過斷食來獲得內在的平靜與靈感。
博士亦指出,現代人焦慮與抑鬱的根源,部分來自飲食過度導致的神經負擔,而斷食能有效幫助情緒穩定。
因此,斷食不僅是身體的清理,更是心靈的淨化。
五、實踐建議:循序漸進的少食法
森下博士提醒,斷食應按個人體質與狀況循序進行:
七分飽原則:每餐留有餘地,不求飽滿,日本俗語曰「七分飽,醫生走」。
間歇性斷食法(16/8):每日限制進食於 8 小時內,餘下時間只飲清水或無糖茶。
短期斷食:每週選一日完全禁食,只飲水或少量果汁,翌日恢復清淡飲食。
長期斷食:三至七日以上須在醫師指導下進行,切勿自行嘗試。
特別提醒:孕婦、兒童、體弱及重症患者不宜隨意斷食,安全始終為首要原則。
六、少食與長壽的普遍規律
世界上多個長壽地區皆有相同飲食習慣——清淡、節制、少量。
日本沖繩:居民奉行「腹八分」原則,長壽人口比例全球第一。
高加索地區:主食為全穀與蔬菜,熱量攝取低但健康長壽。
美國加州羅馬琳達鎮:當地復臨安息日會信徒以清淡素食聞名,其平均壽命高於全美十年以上。
這些例證皆印證森下博士的主張:節制飲食,乃長壽之道。
七、少食的心理修煉
真正的挑戰不在於身體,而在於心理。現代人常因壓力、無聊或口慾而進食,並非真正飢餓。
森下博士說:「能控制自己飲食的人,也能掌握自己的人生。」
少食與斷食,不僅是一種養生方式,更是一場自我節制與意志力的鍛鍊。
八、總結:以退為進的健康智慧
綜合全書重點,可歸納為四句話:
少食,減輕負擔;
斷食,大掃除;
節制,得長壽;
養身,更養心。
森下敬一博士讓我們重新思考:健康並非「吃得多」,而是「吃得對、吃得少」。少食可延緩衰老,斷食能修復身體,這正是一種「以退為進」的生命智慧。
歡迎訂閱《讀懂癌症》
立即聯絡我們的專業團隊
參考資料
- Chen, L.-M., Tseng, H.-Y., Chen, Y.-A., Al Haq, A. T., Hwang, P.-A., & Hsu, H.-L. (2020). Oligo-Fucoidan prevents M2 macrophage differentiation and HCT116 tumor progression. Cancers, 12(2), 421. https://doi.org/10.3390/cancers12020421
- National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s (NHRI). (2020). Taiwan research report: Oligo-fucoidan enhances chemotherapy efficacy by modulating tumor microenvironment. Zhunan, Taiwan: Institute of Molecular and Genomic Medicine.
-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Taiwan. (2021). Cancer statistics 2020. Taipei: Health Promotion Administ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