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抗癌路:穀胱甘肽真相

探索穀胱甘肽對癌症病人的潛在益處與風險,從抗氧化、排毒到免疫調控,全面解析其兩面刃角色

免費癌症支援
香港癌症支援網為您提供全方位、免費的癌症資訊與專業協助,
確保每一位患者與家人都不必獨自面對挑戰。

癌症與副作用的雙重壓力

在香港,癌症多年來一直是頭號殺手。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每年約有三萬宗新症,死亡人數持續攀升。對病人來說,抗癌並不僅僅是「殺死腫瘤」這麼簡單,更是一場長期抗戰:一方面要承受治療帶來的副作用,另一方面要努力維持日常生活與生活質素。

在這樣的背景下,「穀胱甘肽」(Glutathione,簡稱 GSH)逐漸成為許多病人口中的熱門名詞。有人說它是「解毒劑」,有人說它能「防癌」,甚至有人把它當成「化療救星」。但對於病人而言,最重要的問題不是學術上的爭辯,而是:穀胱甘肽能不能真正幫助我在治療過程中過得好一點?會不會同時也幫了癌細胞?

什麼是穀胱甘肽?

穀胱甘肽是一種由三種胺基酸──穀氨酸、半胱氨酸和甘胺酸──組成的小分子三肽,廣泛存在於人體細胞,是最重要的內源性抗氧化物之一。

1.抗氧化屏障

每個細胞的代謝過程都會產生自由基(ROS, reactive oxygen species)。少量自由基對免疫與訊號傳導有用,但過量會攻擊 DNA、蛋白質與脂質,引發突變與細胞損傷。穀胱甘肽能快速清除自由基,是維持氧化還原平衡的第一道屏障。

2.解毒功能

在肝臟中,穀胱甘肽參與第二期解毒反應,將外來毒素、重金屬與藥物轉化為水溶性物質,方便排出。對長期接受化療藥物的病人來說,這個功能尤其重要。

3.線粒體保護

線粒體是細胞能量工廠,也是 ROS 的主要來源。穀胱甘肽能維持線粒體膜完整,避免細胞在過度壓力下走向凋亡。

4.免疫系統調控

研究發現,T 細胞與自然殺手細胞的功能與體內 GSH 水平高度相關。缺乏 GSH 會使免疫監視力下降,容易被癌細胞「突破防線」。

穀胱甘肽對癌症病人的潛在益處

1.減少化療副作用

鉑類藥物如 Cisplatin 與 Carboplatin,是香港常用的化療方案。但它們帶來腎毒性與神經毒性,病人常出現手腳麻痺、腎功能下降甚至聽力受損。部分臨床研究指出,靜脈輸注 GSH 能降低這些副作用,讓病人更能完成療程。

2.緩解放療損傷

放射治療透過製造 ROS 殺死腫瘤細胞,但同時也破壞正常組織。適度補充 GSH 被發現能減少放療引起的口腔炎、皮膚炎和疲勞。

3.維持免疫力

對病人而言,感染風險往往比腫瘤本身更棘手。GSH 能維持淋巴細胞功能,幫助病人在治療過程中保持一定免疫力,降低感染住院的風險。

4.改善生活質素

病人最在乎的不是抽血數據,而是能否吃得下、走得動、睡得著。GSH 的抗氧化與解毒功能,可能幫助緩解倦怠與噁心,提高生活質素,讓治療過程不至於過於折磨。

穀胱甘肽的另一面:幫助癌細胞的風險

1.癌細胞的「秘密武器」

癌細胞比正常細胞更依賴 GSH。它們能主動提高細胞內 GSH 水平,以抵抗治療引起的氧化壓力。這意味著,GSH 可能在某些情況下成為腫瘤的「保護傘」。

2.化療耐藥

許多化療藥物(如蒽環類、鉑類)透過製造 ROS 破壞腫瘤。若癌細胞內有大量 GSH,就能中和 ROS,導致耐藥,讓化療效果下降。部分研究發現,接受抗氧化補充的乳癌病人復發率反而更高。

3.促進轉移

最新研究指出,線粒體內的 GSH 水平與腫瘤轉移能力呈正比。當癌細胞富含 GSH 時,更能維持能量代謝與抗壓能力,進一步擴散至遠端器官。

飲食與天然來源

對香港病人而言,不一定要靠營養補充品,也可以從飲食獲得支持。

1.富含 GSH 的食物

研究顯示,蘆筍、酪梨、菠菜與秋葵等含有較高的 GSH。新鮮水果、蔬菜與肉類普遍也含有一定量的 GSH。

2.幫助合成的營養素
  • 含硫化物食物:如西蘭花、蒜、洋蔥,提供合成所需的硫基。
  • 維生素 B6 與 B12:來自魚類、蛋、紅肉,有助於合成過程。
  • 硒元素:海鮮、內臟富含硒,能增強 GSH 抗氧化功能。
  • 維生素 C 與 E:水果與堅果中含量高,可幫助再生 GSH。
3.烹調原則

高溫與油炸會破壞食物中的 GSH,因此應以清蒸、快炒或生食為主,盡量縮短烹調時間。

臨床案例與科研發展

案例一:腎毒性保護

有臨床研究顯示,在消化道癌患者中,靜脈輸注 GSH 能顯著減少 Cisplatin 對腎臟的傷害,病人完成療程的比例提高。

案例二:復發率問題

另一項乳癌患者研究發現,長期補充抗氧化物(包含 GSH 前體 NAC)組的病人,復發率高於對照組。研究者推測原因是抗氧化劑保護了癌細胞。

案例三:腫瘤轉移

實驗室數據證實,當抑制腫瘤細胞內 GSH 合成,轉移能力下降,顯示 GSH 在轉移過程中具有關鍵作用。

香港病人的真實處境

1.醫療制度的限制

公立醫院醫生看診時間有限,病人往往無法深入詢問營養或補充劑問題,只能自行上網搜尋,資訊良莠不齊。

2.病人需求與現實落差

病人關心的不只是腫瘤縮小,還有能否減少嘔吐、能否有力氣照顧家人。若 GSH 能改善這些層面,即使科學界有爭議,病人仍會積極尋找途徑使用。

3.臨床建議的空缺

香港目前缺乏針對抗氧化補充劑的明確臨床指引,導致病人與醫生之間常出現矛盾與不信任。

未來展望

1.個人化干預

未來應透過檢測病人腫瘤與血液中 GSH 水平,來決定是否補充,而非「一刀切」。

2.新藥研發

科學家正研究能抑制癌細胞內 GSH 合成的藥物,與化療或免疫治療聯合使用,以提升療效。

3.香港的角色

香港若能引入精準營養與 GSH 代謝檢測,有望成為亞洲區域內推動「病人為本」癌症護理的重要城市。

結語:兩面刃的智慧

穀胱甘肽既是守護者,也是潛在的幫兇。對香港癌症病人而言,它可能減少副作用,讓你在治療中活得好一點;也可能在錯誤時機成為癌細胞的保護傘。

真正的關鍵在於理性選擇:

  • 與醫生討論,確認治療方案是否會受 GSH 影響;
  • 考慮生活質素與長遠療效的平衡;
  • 避免自行大劑量長期補充。

抗癌是一場長跑。穀胱甘肽能否幫你跑得更穩,取決於正確的知識與判斷。

想了解如何選擇最合適的癌症輔助療法?

現在就聯絡我們的專員,獲取專業建議,讓我們一同找出最合適您或您家人的方案。

立即聯絡我們的專業團隊

參考資料

  • (2023). 谷胱甘肽代謝在腫瘤進展中的作用. Retrieved from https://news.bioon.com/article/64fc892463f3.html
  •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23). Glutathione metabolism and therapeutic resistance in cancer.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9(15), 901–912. Retrieved from https://www.wjgnet.com/1009-3079/full/v29/i15/901.htm
  • Synapse by Zhihuiya. (2023). 線粒體谷胱甘肽:癌細胞遠征的秘密武器. Retrieved from https://synapse.zhihuiya.com
  • Nutrition and Cancer. (2019). Dietary glutathione and food sources. Nutrition and Cancer, 71(3), 345–353.
  • 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 (2022). 香港癌症統計年報. Retrieved from https://www3.ha.org.hk/cancereg/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