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偵測新希望:循環腫瘤細胞(CTC)測試
CTC 檢測為香港癌症病人提供早期偵測、復發監測及精準治療的新可能
在香港,癌症已經連續多年位居十大死因之首。無論是肺癌、大腸癌、乳癌還是肝癌,對病人和家庭而言,都是一場漫長而艱辛的抗爭。許多病人回憶起自己確診的那一刻,幾乎都是在症狀明顯或腫瘤已經長到一定大小時才被發現。這種「太遲了才知道」的焦慮,幾乎是每一位癌症病人的共同經歷。
在傳統的癌症檢查方式中,病人通常依賴腫瘤指數(例如 CEA、CA-125 等血液檢測)、X 光、電腦斷層(CT)、磁力共振(MRI)甚至正電子掃描(PET-CT)。然而,這些檢查都有一個共通的限制:腫瘤往往要長到 0.5 至 1 公分,甚至更大,才有機會被檢測出來。這代表著,病人在確診時,往往已經錯過了癌症最早期、最好治療的黃金時間。
面對這樣的困境,香港病人一直渴望一種「更早一步」的檢查方式,一種能夠在癌症還在萌芽階段時就能捕捉到蛛絲馬跡的技術。循環腫瘤細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簡稱 CTC)的出現,正好為這個夢想帶來了實現的可能。
什麼是循環腫瘤細胞(CTC)?
傳統檢查的盲點
大部分病人都聽過「腫瘤指數」。然而,很多香港病人在做身體檢查時可能會發現,即使腫瘤指數正常,也不代表身體裡沒有癌細胞。反之,有些時候指數升高,卻未必能確診為癌症。
同樣地,電腦斷層或 PET 掃描雖然比傳統 X 光更精準,但依然需要腫瘤長到一定大小才能「看得見」。換句話說,當影像學檢查看到腫瘤時,病人身體內可能已經存在數億甚至上十億顆癌細胞。對於希望「提早發現、提早處理」的病人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殘酷的現實。
循環腫瘤細胞(CTC):血液中的早期訊號
科學家從 1990 年代就開始研究:能不能直接從血液中捕捉癌細胞?因為癌細胞在原發腫瘤還很小的時候,就有可能會脫落,隨血液循環到達身體不同部位。這些細胞就被稱為「循環腫瘤細胞」(CTC)。
如今,隨著技術進步,研究人員已經能夠利用特殊的抗體、生物晶片與過濾技術,在短短 7 c.c. 的血液裡面,捕捉到極微量的一顆癌細胞。對病人來說,這就像是「癌症的早期預警系統」。
CTC 檢測的意義在於:
- 它能在癌症影像學還沒看得見之前,就發現風險。
- 它能幫助醫生和病人追蹤癌症是否有復發或轉移的可能。
它能為個人化治療提供方向,因為檢測到的癌細胞是「活的細胞」,能進一步做藥物敏感性分析。
香港臨床案例的啟示
在國際研究以及亞洲的臨床經驗中,不乏一些例子顯示,即使在大腸癌一期、乳癌早期,血液中已經能檢測到 CTC 的存在。這對病人來說是一個重要訊號。
香港病人往往在定期健康檢查中,希望能夠「找出最早期的變化」。如果透過 CTC 檢測能提早半年到一年的時間發現癌細胞,這就意味著治療介入可以更早,病人的存活率和生活品質也可能因此大大提升。
癌細胞像種子:環境決定它是否「發芽」
對病人來說,最容易理解的一個比喻,就是把癌細胞想像成「種子」。在早期癌症中,這些癌細胞可能已經進入血液循環,但它們不一定會馬上「生根發芽」。
如果身體環境健康,免疫系統強大,這些癌細胞就有可能被清除掉;但如果身體長期處於發炎狀態,例如:
- 飲食偏向高糖分、高油脂、紅肉過量;
- 長期熬夜、缺乏運動;
- 精神壓力過大,免疫力下降;
那麼,這些「種子」就可能找到合適的土壤,在身體某些部位開始增生,最終發展成腫瘤。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研究都指出,生活習慣的改善能夠降低癌症風險。
從病人角度看 CTC 循環腫瘤細胞檢測:安心與選擇
許多香港病人擔心復發,特別是剛完成手術或化療的人。即使影像檢查暫時沒有發現異常,心裡依然會有「會不會癌症還在體內」的恐懼。CTC 檢測就像是一個「心理上的保障」。
如果檢測結果顯示血液中仍有癌細胞,醫生就能和病人一起討論:
- 是否需要加強治療?
- 是否可以嘗試口服標靶藥物?
- 是否需要更頻密的追蹤?
相反,如果結果顯示沒有檢測到癌細胞,病人也能得到更多安心,減少不必要的焦慮。
精準醫療的新篇章:不止是檢測
循環腫瘤細胞CTC 檢測不僅僅是「有或沒有」這麼簡單。因為它檢測到的是「活的癌細胞」,因此還能進一步分析這些癌細胞對不同藥物的敏感度。這對病人來說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治療方案不再只是「統一標準」,而是能根據每一個病人的癌細胞特徵來選擇最合適的治療。這就是「精準醫療」的概念。
例如,某位香港乳癌病人透過 循環腫瘤細胞CTC 檢測,發現自己的癌細胞對某些化療藥物敏感,但對另一些藥物耐受。這樣,醫生就可以避免使用無效的藥物,減少副作用,同時提高療效。
結論:循環腫瘤細胞CTC 是香港病人的另一種力量
癌症的挑戰在於它常常悄無聲息地發展,等到被發現時往往已經進入較後期。對香港病人而言,CTC 檢測代表的不只是科學進步,更是一種心理上的支撐,一種在與癌症對抗過程中,能夠更早、更清楚掌握自己健康狀況的力量。
未來,隨著技術的普及與更多臨床應用,CTC 檢測有望成為癌症管理的一部分。對病人來說,它不僅能帶來早期偵測的可能,也能提供個人化治療的新方向。
癌症雖然令人恐懼,但知識與科技能讓我們少一份無助,多一份選擇。對每一位香港病人而言,這就是希望。

立即聯絡我們的專業團隊
參考資料
- Alix-Panabières, C., & Pantel, K. (2014). Challenges in circulating tumour cell research. Nature Reviews Cancer, 14(9), 623–631. https://doi.org/10.1038/nrc3820
- Cristofanilli, M., Budd, G. T., Ellis, M. J., Stopeck, A., Matera, J., Miller, M. C., Reuben, J. M., Doyle, G. V., Allard, W. J., Terstappen, L. W., & Hayes, D. F. (2004).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disease progression, and survival in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51(8), 781–791. https://doi.org/10.1056/NEJMoa040766
- Pantel, K., & Alix-Panabières, C. (2019). Liquid biopsy and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 latest advances and implications for cure. 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 16(7), 409–424. https://doi.org/10.1038/s41571-019-0187-3
- Park, J. Y., & Hwang, S. Y. (2021).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for the management of solid tumors. Cance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53(1), 1–15. https://doi.org/10.4143/crt.2020.659
- Wang, J., Chang, S., Li, G., & Sun, Y. (2017). Application of liquid biopsy in precision medicin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rontiers of Medicine, 11(4), 405–418. https://doi.org/10.1007/s11684-017-0545-x